科研团队

绿色与可持续化学团队

发布时间:2017-11-08   浏览次数:0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张占辉

团队成员:刘博、李文燕、段莉

该团队针对医药、化工产业中广泛存在的催化剂使用及难以回收、合成反应步骤冗长及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等问题,围绕绿色合成化学和新型催化材料的设计,发展了一些选择性较好、反应效率较高的新型绿色有机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医药中间体的合成及有机功能染料分子的设计与应用拓展研究。

1.绿色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

研究团队设计并制备了多个纳米磁性核壳结构的催化剂,把设计合成的功能化磁性纳米催化剂应用于C-NC-O键的构建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中,这些催化剂通过磁性分离可实现重复使用,解决了催化剂催化效率和回收等问题;开展了多组分一锅反应的设计,用简单的原料经过三个以上组分一锅反应合成了一些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该方法避免了中间体的分离,为合成具有多骨架结构的化合物提供了一条简洁的途径;发展了在环境友好溶剂如水、聚乙二醇、低熔点溶剂等环境相容性的溶剂中的有机化学反应,避免了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

2.有机敏化染料研究

对D-π-A染料的donor、π-linkeracceptor部分进行分子工程,分别对染料的HOMOband gap以及LUMO能级进行有效调控;对D-A-π-A染料进行了深入的共敏化研究,并尝试和其他类型染料进行复配,得到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对纯有机染料分子的平面性进行了研究,深入探讨了分子平面性与染料能级和光伏性能的关系。

3. 创新药物工艺研究

开展了苹果酸舒尼替尼、对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杀真菌剂恶唑菌酮、喹啉-3-酰胺、萘啶-3-酰胺及苯磺酰胺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为合成这些化合物提供了新的路线,纯度和收率有了很大提高。

本方向已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包括正高职1人,副高职1人,中职2人。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北省优秀青年基金1项。课题组在Adv. Synth. Catal.ACS Sustainable Chem. Eng.J. Mater. Chem.ChemCatChemChem.-Eur.J.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已超过1000次。研究成果-N、C-O键的构建及含N杂环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研究2016年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图片1:河北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图片2:河北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三等奖

     

      图片3:365838.com学院基础研究-绿色与可持续化学